在黔东南的层叠梯田与吊脚楼之间,西江千户酒店以一座悬浮于海拔 850 米的“空中苗寨”姿态,重新定义了“住进风景”的含义。这里不仅是歇脚之处,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沉浸式旅程。
酒店由国际新锐建筑事务所与本土侗族大木匠共同执笔,以“生长”为核心理念:钢木混合结构轻盈地锚固在山脊,270° 环景露台像层层羽翼向外舒展,既保留了吊脚楼的干栏基因,又让每一扇窗都成为天然的观景框。晨雾升起时,建筑仿佛漂浮在云海之上;夜幕降临,万家灯火又为它镀上一层鎏金。
大堂穹顶采用 1:1 复刻的苗家“牛角榫”工艺,1200 根杉木构件无一颗铁钉,仅靠力学咬合撑起 14 米的跨度。抬头仰望,如同阅读一部立体的苗族营造史书。
外立面覆以 3D 打印陶板,纹理取自苗绣“涡纹”,孔洞率 18%,白天过滤烈日,夜晚透出暖光,像给整座山脊披上一袭会呼吸的银饰。
仅设 48 间套房与 6 栋独立别墅,密度低至 0.12,确保每一次推窗都独占一幅梯田或吊脚楼群像。室内以“苗银、蓝靛、枫香”三色为主调,辅以手工蜡染、锡绣、芦笙铜片等 20 余种非遗元素,却用极简线条收拢视觉,让传统与当代在同一空间对话。
露台嵌入 2.2 m 直径铜制泡池,池底錾刻苗家“蝴蝶妈妈”图腾,夜晚 LED 光纤点亮,仿佛躺在星河与苗寨灯海之间。
双层挑高客厅直面 180° 梯田,电动格栅窗可一键切换“全画幅”或“竖屏”模式;二层卧室屋顶可开启,躺在床上即可观星。
西江千户酒店拒绝标准化活动清单,所有体验均由苗族“活态文化档案库”成员——即真正的非遗传承人——量身定制。
跟随银匠大师在百年老银坊敲制一枚专属手镯,从熔银、锻打到錾刻,全程使用苗语计数,体验“声音里的非遗”。
清晨与稻作专家徒步至海拔 900 米的“始祖田”,学习稻鱼鸭共生系统;傍晚在田埂享用由当季野菜、稻田鱼、糯米酒组成的“云上野宴”。
每年农历十月苗年期间,酒店化身大型实景剧场,住客随机获得“游方少年”“绣娘”“鼓藏头后人”等角色卡,在古巷、风雨桥、芦笙场完成互动任务,最终汇入千人长桌宴。
酒店 100% 使用生物质颗粒锅炉,热能来自周边稻壳、茶梗;灰水经三级湿地净化后回灌梯田,实现“酒店—农田”闭环。客房内一次性用品全面替换成可降解玉米淀粉材质,连牙刷柄都刻有苗文“感谢大地”。
专属接驳车驶离高铁站后,先沿巴拉河峡谷展开 28 道弯的“山脊序曲”;抵达半山换乘点后,改乘电动摆渡车穿过 600 米云雾栈道;最后一段 200 米则需步行,寓意“把喧嚣留在身后”。当吊脚楼灯火在脚下铺开,你会明白:真正的抵达,从心跳加速开始。